苏州第四批供地收官:18宗地块底价成交,收金179.2亿元
转自:贝壳财经
新京报讯 (记者张晓兰)10月31日,苏州收官苏州第四批集中供地收官。第批据中指研究院统计,供地此次供地原挂牌20宗地块,宗地其中两宗地块提前终止出让,块底剩余18宗涉宅用地全部底价成交,价成交收金亿收金179.2亿元。苏州收官
此次土拍中,第批起始总价超出15亿元的供地共有3宗地块,最高的宗地是编号苏地2022-WG-50号地块。该地块位于吴中区长桥街道石湖西路南侧、块底新蠡路东侧,价成交收金亿起始价29.23亿元,苏州收官最终由嘉盛+天鸿伟业以底价29.23亿元拿下。第批
克而瑞苏常区域总经理戈文问认为,供地从地块条件来看,苏州出让的18宗地块,多集中在城市次核心板块和新兴外围板块,不同于此前三批供地有园区或新区核心地块。因此,这批地块全部底价成交。
在拿地房企方面,中指研究院土地事业部负责人张凯表示,此次拿地企业依旧以地方国资城投为主,部分民企参与积极性提高,共有8家民营企业参与此次竞拍,并拿下地块。此前参与无锡土拍的朗诗等企业在此次苏州土拍中也有斩获。
值得一提的是,龙湖联合苏州漕湖置地以19.6亿元竞得苏州相城2022-WG-65号地块。据悉,龙湖自2013年正式进入苏州,迄今已有14个地产开发项目,布局6座商业体。
戈文问表示,此次土拍中,出现了龙湖、路劲、朗诗和地方国企联合拿地的模式,这种拿地模式降低了民企的拿地风险和成本,也增加了这些深耕苏州民企的货值。
据悉,截至目前,已有北京、南京、深圳、无锡、苏州等城市发布第四批集中供地公告,供应规模均较其他批次明显减少。对此,张凯指出,今年的集中供地主要特点为“预申请+少量多次”供应模式。一方面,这种模式可以让企业提前进行宗地研判,获取目标地块;另一方面,多次供地可以让企业根据自身资金状况进行灵活拿地,提高土地成交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