逆回购小幅放量 今日实现净投放90亿元

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叶麦穗 广州报道 逆回购今日出现小幅放量。幅放人民银行7月18日公告称,量今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,日实2022年7月18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20亿元逆回购操作,现净中标利率为2.10%,投放由于今日有30亿元逆回购到期,亿元人民银行今日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90亿元。幅放

今日间同业拆放利率(Shibor)隔夜品种与前一日相比,量今微涨1.6%,日实报1.211%。现净7天Shibor下行3.6个基点,投放报1.593%,亿元14天Shibor跌0.4%,幅放报1.563%。量今此外1个月、日实3个月、6个月、9个月和1年期的Shibor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。从利率来看,除了6个月、9个月和1年期Shibor的利率在2%之上之外,其余的短线品种都在1%到2%之间,显示资金面非常宽松。

回购利率情况也较为相似,D加权平均利率在1.6692%,低于政策利率水平。上交所1天国债逆回购利率()则在1.5%附近。

央行今日逆回购增量,这让市场暂时舒了一口气,此前由于地量逆回购,市场一度揣测货币政策可能会出现转向。

分析师李勇表示,2022年7月4日以来,央行连续进行30亿元的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,曾经一度引发资金利率上行,货币政策收紧的担忧,而现实情况是流动性依旧充裕。资金面的宽松与央行上缴利润、财政支出效应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密集发行结束有关,后期存在回归中性的可能,但在疫情反复、房地产市场疲软的情况下,仍有必要维持偏宽态势。货币政策方面,近期召开的2022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发布会有三大要点,即宏观杠杆率、资金利率和结构性工具。

在2022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,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、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表示,“我国经济已经呈现明显的复苏势头,这也为未来保持合理的条件”,加之此前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上删除了“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”的表述,宏观杠杆率尚不形成对货币政策的制约。在外部环境的制约下,降息和降准等总量型货币政策的出台存在困难,结构型货币政策仍将唱主角。